憨郎的有機夢
撰文 ‧ 一籃子
憨人園主:馬清宮(左)
掌管憨郎農園,自稱憨人園主的馬清宮大哥,在務農前是日月光的工程師,為了理想,投入有機農業。和大多數的農友一樣,馬大哥專職在耕種,專心生產出好吃的農產品,對於銷售一竅不通,但如果沒有通路,找不到銷售管道,一整年的心血就可能白費。
養地三年:土壤是風味的根本
從事有機農業,初衷當然是為了健康,還有出自於對土地的熱愛。馬大哥說,如果只是追求水果的外表漂亮,沒有瑕疵,但少了最原始的元素,那只是虛胖的好看。濫用農藥除蟲,受害的是農夫、消費者,最終則是整個環境都破壞了。
太多農地因為長期使用農藥、化學肥料,土壤被破壞得很嚴重。受傷的土地則要用養地的方式修補,因此,他使用自製有機堆肥,將堆肥施在芭樂樹下,再用中耕機翻土,讓堆肥與土壤混合,藉此慢慢改善地力,恢復土壤的活性。
馬大哥說『有時一天要施堆肥2000~3000公斤,常常做到全身酸痛。』施堆肥那麼累為的是什麼?
『我相信只要是對的事就不該停擺,更不可心存僥倖等待奇蹟出現。』
比起慣行農法,馬大哥要花更多體力和心力,還不一定會有好產量,但他仍堅持要做對的事情,他說,不只是自我理念的滿足,也回饋到芭樂的風味品質。
燕巢芭樂名冠全台,關鍵因素就在燕巢地區的土壤黏度高,含水性佳,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,所生產的珍珠芭樂才會特別可口。馬大哥用健康土壤培育的珍珠芭樂,滋味甜美,還帶有爽口的迷人酸味。
無為農法:把芭樂交給大自然
『不用防治的防治,就是最好的防治。』
聽起來像繞口令,這是馬清宮從好友楊安和那習得的務農哲學。他認為把果樹交給大自然,減少人為的干擾,植物會發揮自然的本能,吸收陽光、空氣及土壤中的養分,然後產生它該有的能量抗體,就可以抵抗外來的侵略。
(楊安和是一籃子的合作農友,以有機農法栽種蜜棗,重視自然萬物的共生共存。)
馬大哥的果園不除草,草生栽培就像是為土地穿上一件衣服,讓土壤保水性增加,而土地內蘊含豐富的微生物相,間接製造微量元素,結出來的芭樂也就充滿能量。
他說,培養有機質高肥沃的土壤有呼吸空間,供作物使用,打好底子就會自然產生原有的抗體,生產的作物相對是健康的。
回歸自然:自然萬物共生共存
馬清宮的務農之路,雖然是半路出家,恰好可以不受慣行農法的牽制,以最單純的心,種植健康又好吃的芭樂。
馬大哥的芭樂不只是大,每顆的重量約有1斤左右,拿在手中很沉、很實在,就像他說的『吸收了天地間的飽滿能量』,絕對不是只有外表好看的虛胖。
燕巢有機珍珠芭樂,這裡買得到:https://shop.100basket.com/public/link.php?r=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