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> 人物誌
  • > 小農說
  • > 捨得的蜜棗

捨得的蜜棗

當別人的棗子樹一棵可以採收400多台斤蜜棗,楊安和卻只留下60台斤。

 

4   

 

沒有100分的獲得

楊安和是土生土長的高雄燕巢人,小學畢業後離開最愛的故鄉去當學徒。在他的記憶中,小時候的農業是不用農藥的,那時水溝裡有魚、田裡有青蛙、昆蟲。但後來的農業,為了求快求收穫,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、除草劑,什麼都想要的結果是,水溝裡的魚、田裡的青蛙都不見了,家族的田地也因為土地酸化,放棄耕種。

自然生態消失了,祖傳的田生病了,更嚴重的,楊安和在工作時聽收音機報導,說在台灣每9分鐘就有一個人得癌症,聽了很難過,因此他在36歲時決定回鄉務農,種植無農藥作物。

 

2

(楊安和從來不除草,他說冬天草會枯萎,到了春天再長出來,這就是自然的作息,反而可以照顧棗子樹)

 

回歸自然,不強求

一開始,楊安和也跟其他農友一樣,用牛奶當作追肥,提供棗子樹營養,一棵棗子樹最多可以採到400多台斤棗子,每顆又大又甜,但他發現這樣的蜜棗已經失去原來的味道。

『收成是很好,但那就不是自然的,是硬逼出來的。』

於是他停止使用牛奶施肥,改用有機肥,並自行堆肥,完全不使用化學成分。天然的肥份比不上人工化學的營養品,因此他利用疏果,每棵棗子樹只留下60台斤的產量。

楊大哥說,『吸收多少能量,採多少果。』

他讓棗子樹自己行光合作用,吸收天地能量,這樣做不僅對土壤好,也回饋到棗子的品質。

 

22

(每顆蜜棗自然吸收天地養分,保有天然風味)

 

33

(棗子樹間距大,枝葉可盡情伸展,吸收陽光雨露)

 

有捨才有得

有機之路當然不是一路順遂,但這19年務農生涯,他的理念從沒變動過,堅持信念終有回饋。

咬一口隨手摘的蜜棗,先嚐到微微的天然果酸,隨之而來的即是冰糖般的自然甜在口中漫延。

棗子回到了該有的天然風味,家族的田地也恢復健康,而園內任意生長的雜草,因為不同的草種,有不同的昆蟲和微生物居住,在自然界組成一個大家庭,彼此共生共存,達到生態平衡。

 

因為不使用農藥、除草劑,總能在草叢中發現小生物

 

19  20

  (毛毛蟲躲在樹葉下睡午覺)             (見人就躲的害羞蝸牛)

  

 

3

(楊大哥與大嫂非常享受恬淡的農務生活)

 

順其自然,樂於分享

所謂自然,也就是順天而行,順心而做。

楊安和把自己也放進了大自然生態的一環,與自然萬物平等共生,這也就是他19年的經營心得,「回歸自然,還大地生命」,因為每個生命、物種在自然界都是重要的角色。

 

好好吃的有機蜜棗,這裡可以買>> https://shop.100basket.com/public/link.php?r=62

 

 

 

一籃子農特產品 | 支持在地小農,發現台灣好物

一籃子嚴選台灣在地農產品,百大優良農漁商品、通過產銷履歷與認證之肉品水產、

優良小農產地直送農產品,全家人的健康從挑選食材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