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神正紅的十月,我們來到以木瓜聞名的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村拜訪女農陳淑霞,九十二年她和婆婆先回到林內接手公公留下一甲多的果園,為老公九十三年從台糖退休做準備,轉眼之間上山務農,管理一甲多的百果園已經十一年,一走進她的園子,地上滿是野草,在一大叢洛神花中看到了她正在採收洛神花,看到我們放下手上的工作,神隱了一下,接著農舍裡傳出了陣陣的咖啡香,原來這麼香的咖啡,從照顧咖啡樹,採收、脫殼、日曬、烘焙到一杯好喝的咖啡,都是出自她的巧手和用心。
接著她帶著我們參觀她的百果園,文旦季節已過,當季盛產大白柚,雖然講說主要是以種植茂谷柑為主,但是看不到行列整齊的茂谷柑果樹,經過她一一介紹,算一算園子裡的柑橘將近十種,光是要記住這些果樹的名字都不容易,更別說要照顧他們了。
三十五年次的陳淑霞,南投集集國中畢業跟著媽媽學針織, 一雙巧手很快的就學會各種技巧,當起指導老師,二十四歲嫁給任職台糖的老公,不曾務農的她,為何在五十七歲有這樣的勇氣,選擇辛苦並自己自足的田園生活,霞姊說在那時候,唯一的念頭就是老公即將退休,採取的行動就是先回來照顧公公留下的土地, 因為是退休生活,所以從人本的角度思考,選擇的農法就是費工,如草生栽培、合理施肥,生物防治︙︙等,得到的結果當然是外表醜,賣相不佳,剛開始確實不好賣,只能靠吃過朋友的口碑推薦,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,喜歡安全品質的蔬果,不再只看水果外貌。
我問她當時心中畫下的美好田園夢和十一年後的真實生活是否滿意?她說再喝一杯咖啡,再來聊是非吧!務農這條路像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,必須一直跑,當初心中也知道,靠天吃飯必有天敵,只是沒想到除了蟲子、果蠅,這裡還有更大尾的,她指著一棵樹齡超過五十年的龍眼樹說,那裡就是猴群的遊樂場,夏天來吃龍眼,數過最多一次是三十二隻,冬天這些﹁猴死囝仔﹂路過就到園子裡摘柳丁、茂谷等水果,邊吃邊玩水果掉滿地,記得小時候偷採鄰居的水果也是被罵過猴死囝仔,原來人類在進化中,還保留有靈長類摘水果的特性,只不過當森林漸少,果樹變多,猴子分不清,果農傷腦筋。
陳淑霞說看到自己的心血被糟蹋,剛開始會生氣,想把牠們捉起來打屁股,可是看到母猴抱著小猴被果農追趕跑跳碰(鞭炮),在樹林果園中討生活,同樣是母親,她比較能夠感同身受,所以她也在園子裡種了猴子最愛的香蕉,以分散牠們的注意力,她希望主管單位能想出"與猴共生"人猴雙贏的好方法。
一籃子農特產品 | 支持在地小農,發現台灣好物
一籃子嚴選台灣在地農產品,百大優良農漁商品、通過產銷履歷與認證之肉品水產、
優良小農產地直送農產品,全家人的健康從挑選食材開始!
|